算力 4T 多久挖一个比特币?家用挖矿的现实困境与收益幻象

 

在比特币全网算力突破 929EH/s 的 2025 年,“算力 4T 多久挖一个比特币” 的问题折射出个体挖矿的时代困境。数据显示,当前 4T 算力(即 4 万亿次哈希每秒)在全网中占比仅为 4.3×10⁻⁹%,这种微不足道的算力占比使得个人挖矿如同 “大海捞针”,彻底击碎了普通用户的挖矿致富梦。

从技术原理看,4T 算力的挖矿周期已失去实际意义。比特币网络每 10 分钟生成一个区块,当前区块奖励为 3.125 BTC,挖矿难度高达 121.66 万亿。通过公式计算:单个矿工成功挖矿的概率 = 个人算力 ÷ 全网算力,即 4T÷929EH/s≈4.3×10⁻⁹%。以此推算,理论上需要约 2.3×10¹⁰天(约 630 万年)才能独立挖出一个区块,这还未考虑每 2016 个区块(约两周)一次的难度上调机制 —— 随着全网算力增长,实际时间只会无限延长。这种指数级增长的难度,让 2013 年 “显卡挖矿月入过万” 的历史彻底成为过去式。

现实操作中,4T 算力的收益连电费都无法覆盖。按主流矿机功率计算,4T 算力设备日均耗电量约 10 度,以 0.4 元 / 度电费计,每日成本超 4 元。而加入矿池后,4T 算力日均理论收益仅为 0.000008 BTC(按当前哈希价格 54.93 美元 / PH/s 计算),折合人民币不足 5 元,且需承担矿池手续费和网络波动风险。这种 “入不敷出” 的状态,使得家用挖矿沦为纯粹的能源浪费。

更严峻的是合规与安全风险。我国已明确将虚拟货币挖矿列为淘汰产业,江苏等地曾监测到单省挖矿日耗电达 26 万度,此类高耗能行为面临严格监管。同时,市场上充斥着 “低价 4T 矿机加盟” 骗局,实则为传销资金盘,与四川 “亚马币” 传销案的运作模式如出一辙。即使在允许挖矿的地区,4T 算力设备也极易成为黑客攻击目标,缺乏专业运维的家用设备安全风险极高。

比特币挖矿早已进入专业化时代,个体散户的 4T 算力在规模化矿场面前毫无竞争力。当前挖矿收益与算力呈正相关,而 4T 算力仅能作为区块链技术科普的实验工具,绝非投资渠道。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认清 “算力门槛已达 EH 级” 的现实,远离家用挖矿的收益幻象,才是规避风险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