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是加密货币史上的疯狂年份,全球虚拟货币总市值从 180 亿美元暴涨至 6440 亿美元,增长 35 倍,上演了一场资本狂欢与监管博弈的大戏。这份虚拟币价格一览表不仅记录着财富神话,更暗藏泡沫破裂的伏笔。
比特币作为绝对主角,年初以 1000 美元起步,12 月 17 日飙升至 19890 美元历史高点,全年涨幅近 20 倍。其价格跨越整数关口的速度不断刷新认知,从 18000 美元到 19000 美元仅用 3 分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比特币期货上线更助推了年末疯狂。以太坊凭借 ICO 基础设施地位,从 8 美元涨至 815 美元,涨幅超 100 倍,企业以太坊联盟(EEA)吸纳 116 家会员企业,奠定其智能合约霸主地位。
山寨币呈现爆发式增长。瑞波币因西班牙对外银行等机构加入其网络,单月暴涨 10 倍,一度成为市值第二大加密货币。8 月 1 日比特币现金(BCH)硬分叉诞生,初始价格 240 美元,年末涨至 4000 美元,凸显社区分裂带来的投机机会。最惊人的是 IOTA,凭借物联网概念炒作,两年内最高涨幅超 5 万倍,成为年度 “妖币” 代表。
门罗币则因隐私特性异军突起,勒索软件 WannaCry 和黑客组织 “影子经纪人” 均将其作为首选交易货币,推动价格年内上涨 30 倍。恒星币通过与 IBM 合作跨境支付,5 月单月价格翻 20 倍,ICO 融资额达 23 亿美元,是 2016 年总额的 10 倍。
这场狂欢在 9 月 4 日遭遇转折,中国七部委联合禁止 ICO,导致市场短期暴跌,但随后迅速回暖。然而泡沫隐患已然埋下,12 月韩国 Youbit 交易所遭黑客攻击后破产,年末 NiceHash 平台 4700 枚比特币被盗,预示着 2018 年市值缩水 70% 的熊市即将到来。
2017 年虚拟币一览表上的惊人涨幅,本质是技术狂热与监管空白催生的投机盛宴。当潮水退去,才发现多数代币缺乏实际应用支撑,这场狂欢最终以 8350 亿美元市值峰值后的断崖式下跌落幕,为加密货币发展史留下深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