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允许交易买卖 NFT 么?政策与风险下的审视

在数字艺术与区块链技术融合的浪潮中,NFT(非同质化代币)成为热门话题,国内不少人对其交易买卖的合法性心存疑问。简单来说,NFT 在国内的交易买卖处于复杂的政策监管与风险并存的局面。

从政策层面看,国内对于 NFT 交易有着严格规范。2022 年,互联网金融协会等发布《关于防范 NFT 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明确指出不得通过分割所有权或者批量创设等方式削弱 NFT 非同质化特征,变相开展代币发行融资(ICO),严禁将 NFT 底层商品与证券、保险等金融资产挂钩 。这意味着,带有金融化、证券化倾向的 NFT 交易在国内不被允许。并且,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应用中心主编的《数字藏品应用参考》也强调,数字藏品仅限于使用目的流转,不可开展炒作、洗钱、代币化、金融化、证券化等挂牌或私下非法交易流转 。海南在 2023 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数字藏品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也着重提到要防范数字藏品相关的诈骗、洗钱、传销、非法集资等风险隐患 。

在实际市场中,国内部分数字藏品平台对 NFT 交易进行了限制。许多平台只允许用户无偿转赠数字藏品,而禁止有偿交易,以此规避政策风险。例如阿里的鲸探、腾讯的幻核(虽已停止业务)等头部平台,在运营中严格遵循相关政策,未开通直接的 NFT 交易买卖功能 。鲸探仅在用户持有数字藏品达到 180 天后,允许进行一次无偿转赠 。而一些试图开展 NFT 交易买卖的平台,因涉嫌违规被监管部门整顿。此前,就有部分小型数字藏品平台因私自开设二级交易市场,进行 NFT 的买卖炒作,被认定为扰乱金融秩序,最终被依法关停 。

从法律风险角度而言,若参与未经许可的 NFT 交易买卖,可能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投资者的权益难以保障,一旦交易平台出现跑路、数据丢失等情况,投入的资金与持有的数字资产将面临损失 。另一方面,此类交易若涉及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活动,参与者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NFT 概念,编造虚假项目,吸引投资者购买所谓 “高价值 NFT”,实则是骗取钱财的骗局 。

虽然 NFT 技术具有创新性,在数字版权保护、数字艺术发展等方面有潜在价值,但在国内,目前对其交易买卖有着明确限制,旨在防范金融风险与维护市场秩序 。投资者在面对 NFT 交易时,需谨慎了解相关政策法规,避免参与非法交易,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