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预测 “大陆 90 天内开放加密货币” 的消息在加密货币圈引发轩然大波。虽经多方查证,暂未发现李波本人有如此明确时间节点的表述,但这一传闻背后,映射出市场对中国加密货币政策走向的高度关注与期待。
回溯过往,2021 年博鳌论坛上,李波曾明确比特币的 “加密资产” 属性,强调其作为 “另类投资” 的合法性,为后续政策讨论预留空间。彼时中国虽禁止 ICO 与加密货币交易所,但并未否定其投资价值。李波还指出,稳定币若作为支付工具,需接受银行级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系列表态,显示出中国官方对加密货币并非一刀切式的否定,而是在寻求合理监管与创新发展间的平衡。
从当前全球加密货币发展态势来看,美国、欧盟加速加密货币监管规范化,索拉纳现货 ETF 获批在即、以太坊技术持续升级,国际竞争压力倒逼中国重新审视加密货币领域的布局。同时,尽管中国大陆政策高压,2024 年仍有约 90 万比特币用户,月交易量达 900 亿美元,资本通过 OTC 渠道持续流入,显示出市场需求暗流涌动。在此背景下,中国渐进式开放加密货币市场存在一定可能性。
若开放,粤港澳大湾区或自贸区可能成为首批试验田,参考香港自 2023 年起允许合规交易所运营比特币现货 ETF 的经验,面向机构投资者及跨境贸易场景率先开放。监管框架也将同步构建,涵盖交易所牌照制、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反洗钱监控等内容,且开放或局限于联盟链技术支持的加密资产,确保交易可追溯。
当然,开放之路困难重重。加密货币的跨境流动性与中国外汇管控存在根本冲突,市场波动性风险巨大,比特币价格近期逼近 10 万美元,投机属性易引发短期剧烈波动。此外,技术主权博弈也不容忽视,开放需确保底层技术可控。
虽然 “李波预测大陆 90 天内开放加密货币” 或为市场误读,但中国加密货币政策松动的讨论已摆上台面。无论最终走向如何,其都将深刻影响全球加密货币格局,值得投资者、从业者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