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2 年中币 ZB 暂停提款引发信任危机后,“恢复提款” 便成为用户关注的核心议题。进入 2025 年,关于 “ZB 即将恢复提款” 的传闻再度出现,但从实际进展来看,这一目标尚未真正实现,用户的资金仍处于难以自由提取的困境中。
回顾中币 ZB 的提款争议,其暂停服务的时间已长达近三年。2023 年底平台曾宣称 “恢复交易”,但提款功能始终未开放,大量用户反馈账户内的 BTC、ETH 等资产无法转出,客服对此的回应始终是 “系统维护中”“等待监管审批” 等模糊表述。2025 年以来,社交平台上开始流传 “ZB 将在第二季度全面开放提款” 的消息,甚至有用户贴出所谓的 “内部通知截图”,但经核实,这些信息均非来自官方渠道,更像是市场情绪催生的谣言。
从技术层面看,若平台真心恢复提款,需完成资产清算、系统升级、合规审查等多重工作。但据区块链数据分析机构监测,中币 ZB 的冷钱包地址自 2023 年起便鲜有大额资产变动,累计净流入金额不足暂停服务前的 5%,这与 “准备恢复提款” 所需的资金储备状态不符。更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 6 月有用户发现,平台悄悄修改了用户协议,新增 “因历史遗留问题,部分账户提款可能延迟 12-24 个月” 的条款,这一操作反而加剧了用户对资金安全性的担忧。
监管环境的变化也为提款恢复增添了变数。2025 年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框架进一步收紧,香港《稳定币条例》等新规要求交易所必须完成资产托管审计、反洗钱合规等流程才能开放提款。而中币 ZB 至今未公开任何合规进展报告,其海外运营主体的注册信息也存在模糊之处,难以满足监管要求。有业内律师指出,若平台无法证明资产储备与用户负债对等,恢复提款在法律层面便不具备可行性。
用户群体的反应则折射出普遍的失望情绪。在中币 ZB 的社区论坛中,“提款” 相关的投诉帖占比超过 60%,部分用户组建维权群组,计划通过集体诉讼追讨资产,但因平台注册地在海外,跨国维权难度极大。与 2022 年暂停服务初期的激烈抗议相比,2025 年的用户更多表现出无奈 —— 多数人已接受 “部分资产可能无法追回” 的现实,仅对 “能否拿回剩余资金” 抱有最后一丝期待。
截至 2025 年 8 月,中币 ZB 官方仍未发布提款恢复的正式公告,所谓 “即将成功” 的传言缺乏实质证据。对于用户而言,与其等待渺茫的提款希望,不如及时通过法律途径固定证据,并警惕平台利用 “恢复提款” 名义进行新的诱导性操作。在加密货币交易中,选择合规透明的平台,始终是保护资产安全的第一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