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备受瞩目的 Pectra 升级成功上线。此次升级涉及执行层(Prague)和共识层(Electra)的多项变更,是以太坊历史上涉及以太坊改进提案(EIP)数量最多的硬分叉之一,共包含 11 个 EIPs 。它在 2024 年 Dencun 升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以太坊网络。在质押机制方面,EIP - 7251 提议将最大有效余额(MaxEB)从 32 ETH 提高至 2048 ETH,允许单个验证者的质押范围扩展。这一改变不仅减少了验证者数量,减轻了网络负担,还为大型运营者和小型验证者都带来了更多灵活性。同时,EIP - 7002 启用了灵活的质押提款,优化了验证者操作体验。在用户体验和网络性能上,账户抽象(EIP - 7702)的增强简化了用户与以太坊网络交互的流程,提升了网络的易用性。此外,增加 blob 吞吐量等改进,有效缓解了网络拥堵,降低了交易成本,为以太坊生态内丰富的应用,如去中心化金融(DeFi)借贷、非同质化代币(NFT)交易等,提供了更高效的运行环境。
按照规划,2025 年年底,以太坊还将迎来另一次关键升级(具体名称暂未确定,假设为 “XX 升级”) 。虽然目前关于此次升级的详细信息尚未完全明晰,但从以太坊的发展脉络以及开发者社区透露的蛛丝马迹来看,此次升级将继续围绕提升网络性能、增强安全性和拓展应用场景展开。有推测认为,可能会在进一步优化智能合约执行效率方面发力,通过改进以太坊虚拟机(EVM),使智能合约的运行速度更快、资源消耗更低,从而吸引更多企业级应用落地以太坊生态。在安全性上,或许会引入新的加密算法或共识机制优化方案,抵御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保障用户资产安全。并且,随着真实世界资产(RWA)在加密货币领域的热度不断攀升,此次升级也可能会在 RWA 与以太坊生态融合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例如简化 RWA 上链流程、加强对链上 RWA 交易的监管与合规性保障等。
回顾以太坊过往的升级历程,2022 年 9 月 15 日的 “合并(The Merge)” 将共识算法从 “工作量证明 PoW” 转变为 “权益证明 PoS”,实现了网络能耗的大幅降低,为后续一系列升级奠定了基础。2023 年 4 月 13 日的 Shapella 升级开启了质押提款功能,解决了质押 ETH 流动性不足的问题。2024 年 3 月 13 日的 Dencun 升级引入了 Proto - Danksharding,通过 “二进制大对象”(Blobs)降低了第二层区块链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可扩展性。而 2025 年的这两次升级,是以太坊持续进化道路上的重要节点,它们相互关联、层层递进。Pectra 升级为年底的 XX 升级做好了铺垫,解决了当前网络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如验证者机制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等;而 XX 升级则有望在 Pectra 升级的成果之上,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以太坊生态迈向新的高度。
对于投资者而言,以太坊 2025 年的两次升级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升级预期阶段,市场往往会因对以太坊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而涌入大量资金,推动以太坊价格上涨,投资者可提前布局相关资产。但升级过程中也存在不确定性,如技术漏洞导致升级延迟或失败,可能引发市场恐慌,造成价格波动。对于开发者来说,升级带来了新的开发工具和技术特性,例如 Pectra 升级后的账户抽象特性,让开发者能够开发出更便捷、安全的应用,如创新的去中心化钱包应用;而年底的 XX 升级若能在智能合约优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开发者将能构建出更复杂、高效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然而,开发者也需紧跟升级步伐,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规范,否则可能面临应用与新网络环境不兼容的问题。